克羅米芬、氯米芬及舒經芬,為人工合成的非甾體制劑,化學結構與己烯雌酚相似。是一種具有較強的抗雌激素效應和較弱的雌激素作用的藥物。其藥理作用的機制尚不十分明確,可能是低劑量藥物作用于下丘腦部位,與雌激素競爭受體,解除雌激素的反饋作用,刺激內源性GnRH釋放,促進腦垂體分泌FSH及LH,誘發排卵,也可能作用于卵巢,增加卵泡對促性腺激素的反應。克羅米芬無直接促排卵作用,也無黃素化、雄性化和抗雄性化作用。
用法是在月經周期或撤藥性出血第5日開始,每日50mg,連服5日。如基礎體溫在服末次藥后 6~10日內上升0.3℃~0.5℃,以后并繼續保持在此高度12日以上者,表明有排卵及黃體形成現象。黃體期高溫相一般維持在12~16日之間,如體溫下降及月經來潮,表示該周期內有排卵而未受孕。則下一周期第5日起可以用同一劑量給藥,連續觀察3~5周期。除基礎體溫曲線指標外,在服克羅米芬14日后取血測孕酮值,若此值>10ng/ml可認為已有排卵和黃體分泌功能。但是,若用50mg劑量未能誘發排卵時,則下一周期應遞增至100mg,以次類推,每次增加50mg,最高劑量可達每日200~250mg,連服5日。用藥后高溫相超越16日,提示有可能妊娠,應留尿測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用早孕酶免疫測定法(EIPT)確定是否受孕。
克羅米芬的適應癥有:體內有一定雌激素水平的功能性閉經,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多囊卵巢綜合征及黃體功能不全等所致的不孕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