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著自身發展、繁重的家務和寶貝的教育等多重壓力,不少白領媽媽已經感到力不從心,甚至預感到自己的精神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她們沒處藏沒處躲,每天仍舊在既定的程序中按部就班地生活。
我們身邊這樣的媽媽越來越多,她們終日不停地“奔跑”,沒有停歇、沒有喘息,身不由己。即使在家和辦公室兩點一線之外能找到一處讓心靈短暫出逃的第三地,也很難拿得出兩個小時的時間給自己的心“吸點氧”。不知不覺中,drang(壓力)、demolish(破壞)、destroy(毀滅)、despondence(沮喪)等不良情緒向她們襲來,心被揪著、精神緊繃著,苦悶、煩躁、焦慮,而且自己如同一顆“炸彈”,隨時有被燃爆的危險,歇斯底里。良好的心態便不復存在。
身的逃離是不可能的,好在,片刻的心靈“走思”卻是不難辦到的。它能讓被壓力包圍著的媽媽們的頭腦享受片刻的“清凈”和夢幻,給自己的心透透氣兒。如果你也如此這般地走火入魔,不妨把“白日夢”納入自己的工作日程,忙里偷閑,放松身心。
壓力癥狀1:懶得工作
身為外企的營銷主管,林燁信奉“公司的利益至上”,努力使業績一年更比一年好;回到家里,則是寶貝第一、父母第二、老公第三,自己絕對位居最后,體力和腦力已經透支。她還沒來得及調整,新來的下屬卻又讓她領略了什么叫“后生可畏”——下屬很是能干,連續兩個月的業績遙遙領先于林燁的銷售額,而且年輕、智慧、沒有家庭的拖累,永遠那么精力充沛。這無疑給她超負荷的內心加上了一個重重的砝碼。身心疲憊的林燁感到一種難以擺脫的倦怠,這種倦怠讓她不想加班、不想處理文件、不想接電話、不想去開會、不想呆在辦公室,甚至有一種沮喪得幾近被毀滅的感覺。
◎ 緩解妙招
林燁不想這樣“毀滅”下去,她找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1分鐘遐想——在情緒沮喪或思緒不能集中的瞬間,索性允許自己開會兒“小差”,暫時忘掉手頭上的事,投入一段“勝利者”的幻想,把自己從小學到工作以后的“天下無敵”延續到了未來,披荊斬棘,絕不被暫時的困境羈絆,眼前甚至還出現了源源不斷的定單和直線上升的業績……林燁的嘴角兒流露出一絲微笑,她暗暗對自己說:“無論如何,‘姜也是老的辣’。相信自己吧,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 給幻想一個可愛的理由
白日夢,或者說幻想,有時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心理暗示:美好的幻想能給我們帶來美好的心理體驗。被這種好心情激勵著,無論下一步做什么,很容易事半功倍。美國十項全能選手吉姆·索普每次賽前總是閉目靜坐,幻想自己取得了成功。他認為,通過幻想自己戰勝對手,他總能發揮出最佳水平??茖W家的研究也證實了吉姆·索普行為的合理性,他們發現,反復地幻想同一件事,能指導人們的行為向目標挺進。而現代心理調控中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每天起床以后投入遐想,告訴自己:我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