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那些正在接受不孕不育治療的女性,如果總是擔心自己無法懷孕,那么她懷孕的幾率就會更低。
根據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最新研究結果,專家們建議那些正在接受不孕不育治療的女性應該少一些擔憂。研究發現,那些很少考慮輔助藥物和輔助生殖技術的作用的女性往往比那些非常在意這些問題的女性更容易受孕。
《生育與不育》雜志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報告,這項研究針對151名接受體外受精和輸卵管手術的女性,研究結果表明:那些總是在擔心治療過程的女性,卵子受精的幾率要比那些很少擔心這個問題的女性低19%;那些總是在擔心會丟掉工作的女性,她們的卵子受精的幾率要比其他人的低30%。
在我國,約有10%的育齡夫婦存在著生殖障礙,并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我國將不孕癥定義為:婚后兩年,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仍不能受孕的人。如果,你也身處其中,正在經歷等待的煎熬,《父母》雜志為期待做爸爸媽媽的你奉上如下小貼士,希望能夠幫助你擺脫困境:
1、了解事實。
掌握排卵、受精和受精卵著床的基本原理,熟悉自己的月經周期。這些可以幫助你在合適的時間安排性生活,為受孕成功增加機會。
2、耐心,再耐心。
如果你沒有馬上懷孕,記住,你不孤獨!即便是身體健康的夫婦想要孩子,也是需要時間的。盡量不要被這個問題所困擾,這只會使時間過得更慢。不過,如果你35歲以下,并且非常認真地嘗試受孕已經超過了12個月,或者你目前35歲以上,已經努力了6個月,還不見動靜,那么就該到醫院去就診,進行相關的生殖能力的檢測。
3、采取一些新鮮的小技巧來延續高潮。
“性”致盎然有助于增加受孕的幾率。如果僅僅是按部就班地把受孕當成需要完成的任務,那么你還能期待自己有多少激情呢?別忘親密當成任務來完成,運用你的想像,讓氣氛更加熱烈一些!
4、尋求幫助。
當你努力使自己懷孕時,有時你會覺得人生的整個目標就是為了要孩子。不要給自己這么大的壓力,有很多人像你一樣努力著——跟他們交流你的心得應該是件很愜意的事情。比方說,到網上準備懷孕的論壇上和大家聊聊天,或者請醫生推薦一位生殖心理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