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兒育女,是人類繁衍的必由“程序”,每一對年輕夫婦建立小家庭之后,隨之而來的便是生育問題。為了使下一代更加健康、聰明,究竟什么年齡生育最適宜呢?
實際上,生理因素對母子健康的直接影響不容忽視,如果過早生育,母體不僅要承擔供給胎兒營養的任務,還要繼續完成自身的發育,必定會影響母子的健康。比如,母親在骨骼系統骨化未完成時懷孕,妊娠期會出現骨盆關節和椎骨間關節松弛,這將給母親的健康帶來終身影響。
然而,生育年齡并非越大越好,由于事業心、經濟等多種原因,不少女性考慮到35歲甚至40歲以后再生育也不合適。因為母親年齡過大,卵巢功能開始減退,產生的生殖細胞會發生染色體異常,可導致胎兒畸形。一些先天性疾病,如心血管畸形、唇裂等,發病率也明顯增加。另外,30歲以上孕婦出現妊娠異常情況的風險開始增加,35歲以上(高齡孕產婦)更是危險重重,無論在孕期還是分娩中,發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期糖尿病、流產、早產、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機會明顯高于年輕孕產婦。分娩時,由于母親的骨盆和韌帶松弛性下降,軟產道組織的彈性差,易發生難產,剖宮產率及產婦死亡率也均高于年輕產婦。
醫學上認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為25-29歲。此時生育不僅符合人體的生理特點,而且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