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床圍或者枕頭引發的嬰兒窒息事件頻發,讓人非常痛心,災難究竟是如何發生的,讓我們來了解下。
事故中的寶寶是一個特別愛笑的小姑娘,雖然寶寶有自己的嬰兒床但是一直都跟父母睡在一起,由于寶寶7個月了非常愛爬,父母怕孩子摔地上,所以買了個床圍將大床圍了起來。父母并沒有在意床圍和床墊之間有一個很小的縫隙,事故就是這樣發生了。
孩子的鼻孔被床圍堵上,造成窒息。痛苦無法挽回,父母甚至想到了去死……
美國“Parenting”網站發表的文章詳細說明了美國兒科學會AAP對于床圍的官方建議,那就是“嬰兒床圍比我們想象的要危險得多,已經存在一些與嬰兒床圍有關聯的死亡安例,不建議使用床圍。”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發布的指導建議,嬰兒床上不應安裝床圍。
這一建議作為更新和擴充后的嬰兒安全睡眠和嬰兒猝死綜合征(SIDS)預防指南的一部分得以發布,也是美國兒科學會首次官方提出反對使用嬰兒床圍的意見。
據美國兒科學會稱:沒有證據表明嬰兒床圍對嬰兒能夠起到保護作用,而當嬰兒卷入一些可能阻礙他們呼吸的物體時,他們可能因為缺乏活動技巧或者缺乏力量而無法扭頭擺脫,從而存在被勒住,被壓迫導致窒息的潛在危險。
美國兒科學會上一次發布關于嬰兒猝死綜合征的政策聲明是在2005年,當時提出推薦使用質地薄而堅固,安全性好,非枕頭形狀的嬰兒床圍。而現在提出要取消嬰兒床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因為最近的研究表明:
嬰兒床圍可能比我們以前想象的要危險得多。
“在2005年我們上一次發布政策聲明和建議時,我們就對嬰兒床圍存在一些顧慮,但當時我們沒有什么證據能表明它的確存在問題。”美國兒科學會會員及SIDS專項工作組組長,新指導建議的主筆,華盛頓美國國家兒童醫療中心的瑞秋·穆恩博士說,“自那以后,陸續有一些關于嬰兒床圍的研究報告發布出來,我們從中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沒有理由支持應該使用嬰兒床圍,那么最好不要使用它,尤其是在已經存在一些與嬰兒床圍有關聯的死亡案例的報告的情況下。”
自從1992年美國兒科學會發布了里程碑式的指導建議,建議所有嬰兒應當仰臥睡覺以來,由嬰兒猝死綜合征導致的死亡案例有了明顯下降,到近年來才逐漸趨于穩定。與此同時,其他原因,包括窒息,困陷等,導致的跟嬰兒睡眠有關的死亡案例,卻有所增加。
2007年9月出版的兒科期刊中提到,一項研究顯示,根據1985年到2005年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的數據,一些嬰兒的傷亡案例應歸咎于嬰兒床圍的使用,這成為了醫學界對嬰兒床圍的態度的主要轉折點。
在醫療人員和驗尸官對1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死亡案例做出的報告中,研究人員發現,有27例是由于嬰幼兒陷入到床圍包裹中導致窒息,或者被固定床圍的繩子勒住脖子而窒息。其中11例的死亡原因很可能是嬰兒休息時臉捂在了床圍上而窒息,13例是因為嬰兒陷到了床圍和其他物體,比如床墊之間,另外3例則是被固定床圍的繩子勒住導致的死亡。
作者在這項研究的結論中表示,“這些案例表明,嬰兒床或者搖籃床的床圍是有危險性的。使用床圍只是為了避免低程度的傷害,但它卻可能導致死亡,所以我們的結論是,不建議使用床圍。”
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最初對這些數據有著另一個版本的解讀。而2010年夏天,美國青少年產品制造商協會(JPMA)對一份CPSC未發表的嬰兒床導致的窒息死亡案例的回顧進行了自己的分析,得出了與CPSC最初的那個版本相同的結論。
JPMA宣稱,其他因素,比如嬰兒睡覺時壓迫到自己的胃部,或者嬰兒床上枕頭太多,可能是導致這些死亡案例發生的真正原因,而并非床圍。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CPSC宣布將對嬰兒床圍采取進一步的研究,以回應消費者的質疑和新聞媒體的報道,尤其是芝加哥論壇報報道了一系列嬰兒睡眠產品導致傷亡的案例,并表示高度關注的潛在風險,應采取更廣泛的監管對風險產品進行打壓。
作為打壓行動的一部分,2010年9月,CPSC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共同發布了對嬰兒睡姿固定器的使用警告,此類產品宣稱可以降低嬰兒猝死綜合征的發生,但事實上卻在近年內已經導致了多達十余起的嬰兒窒息死亡。
基于這些存在的案例和前車之鑒,我們致美至嘉美國月子中心不使用床圍,并且也不建議各位美寶媽媽回國之后使用床圍。
千分之一的概率發生在某個家庭就變成了百分之百的悲劇,致美至嘉提醒您,注意嬰幼兒健康,不使用床圍,枕頭等物品來圍固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