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預計未來三年0-3歲嬰幼兒人口數將從16年的6300萬增加到7000萬以上,伴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新一代80、90后父母教育理念的轉變,早教行業也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
有別于K12教育,早教是個寓教于樂,注重體驗的教育過程。對于國內的嬰幼兒家庭來說,消費能力已經足夠,但是有些家長仍對早教的必要性存在質疑,對早教的理念和方式不了解。
在過去的一周,NYC紐約國際兒童俱樂部進行了一次圍繞“體驗才有可能”為話題的聯合營銷,從微博話題到微信平臺傳播,再到今日頭條的推廣,整個活動從預熱到引爆,造成短時間內,影響廣的效應,成為早教行業里的一個經典案例。這次傳播,NYC紐約國際不僅在品牌知名度傳播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這次在營銷方式上的創新和突破,也讓NYC紐約國際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自己的品牌特色和差異性。
劍走偏鋒:類公益視頻賺盡眼球
這次NYC紐約國際的營銷鏈中關鍵的一環就是那支視頻,這條視頻時長接近2分鐘,說實話,這年頭超過1分鐘的廣告已經不多見了,在當下短平快的互聯網傳播習慣下,居然還有品牌愿意為一支近2分鐘的作品買單。大多數人聽到這,大概以為這又是一群不懂互聯網營銷的人做出來的視頻吧,但后來我們了解到該公司是清楚目前短視頻在市場的優勢以及用戶的上網習慣的,但他們最后依然選擇優先把故事說清楚。
那又會是什么樣的創意內核趨勢他們去做這樣一個視頻呢?
視頻圍繞一位母親對于孩子玩泥巴行為前后的思想變化,強調了作為父母不能只在乎孩子的健康,而忽視他們的個體發展和體驗。并結合洛可可創始人賈偉先生對于孩子的泥巴作品點評。引出最后一句:更多體驗,無限可能。讓大家都去重視孩子的體驗和想法,給予孩子更多的體驗機會,正是NYC紐約國際的核心理念和品牌優勢。這條視頻在品牌logo出現之前,會讓人覺得是一條公益類宣傳片,僅僅向社會強調了孩子在體驗教育方面的重要性,最終品牌名稱曝光,讓大家將紐約國際和體驗教育綁定在了一起。
無論是教育行業還是新興起的早教市場,我們常看到的是一種銷售式粗暴式的宣傳推廣,又或是用各種噱頭言過其實的宣傳方式,而這種弱化品牌,類公益式的教育方式實屬開創了早教行業宣傳的新模式。
全面布局 多維度樹立品牌差異性
這次NYC紐約國際兒童俱樂部通過多媒體矩陣共同發力,聚焦“更多體驗,無限可能”這一品牌理念進行多維度多形式的傳播,我們可以看到,從微博話題的預熱到視頻發布的推進,再到大KOL的站臺發聲,將活動推向高潮,整個營銷節奏環環相扣,不僅賺足了眼球,同時也得到許多業內專家和家長的認可和支持。微博話題“體驗才有可能”上線7天話題聲量就突破820萬,登上熱門話題育兒榜首位;視頻內容更是達到了400萬的播放量。期間更得到兒科專家張思萊醫師、北京卡酷衛視主持人彩虹姐姐、知名中國家庭教育作家尹建莉女士等業內一系列專家的自主轉發支持。
早教行業不僅需要有敏銳的商業嗅覺,更需要懷抱對孩子的感性認知和對教育的理性判斷。從這次營銷中我們看到NYC紐約國際完美結合了這兩點。
我們都知道,在0-7歲的這個年齡段里,各個年齡段的需求相差甚大,單一的課程產品不可能完全覆蓋這幾類人群,而NYC紐約國際推崇的“多元智能”理論,將“熱愛生活,感受運動、音樂、藝術、舞蹈、廚藝的奧妙”這一教育理念貫徹在課程制定中,設立了八大立體式課程體系,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培養他們社會、情感、審美、智力,體驗以及感知能力等等。
力圖通過給孩子提供這些課程的同時讓他們獲得超豐富的體驗,在體驗過程中尋找自己的優勢。進一步深化品牌“更多體驗 無限可能”這一理念。
而這些課程不僅僅是對孩子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更注重孩子生活理念和方式的構建。在課堂中融入想象、創意、表達、動手、欣賞、觸摸等,這些元素讓孩子的感官變的更鮮活,讓他們對生活充滿熱情和期待。相比于同類早教品牌做到了更豐富,更具深度的課程內容,打造品牌的產品獨特性。
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11400所早教中心,一線城市早教機構分布占全國比例達15.1%;而北上廣深人口數僅占全國總人口數的5%左右,意味著一線城市人均早教中心數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倍,未來隨著二三線城市經濟的發展和教育消費的升級,早教行業會有更大發展空間。
NYC紐約國際兒童俱樂部通過這次營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早教品牌的社會責任感以及顛覆傳統的創新意識,我們看到NYC紐約國際在不斷改進和提高他的服務質量和課程定制,也看到它通過新媒體營銷的方式在不斷深化他的教育理念和服務理念,相信他們會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早教行業內越做越好,成為中國早教領域的領導者品牌。